1949年3月,陕西泾阳县,国民党国防部二厅西北督导组下属的“256组”成员突然遭遇了悲惨的命运。这个小组的8名成员在没有任何预警的情况下被同样属于该组织的“247组”集体逮捕。虽然有一名组员邸化民成功逃脱,但其他7人全都被杀害,命运悲惨。
在“256组”的7名受害者中,其中一位叫刘仁杰,他原是杨虎城将军38军的机枪连长。1939年,他率领自己的连队加入共产党并发动起义。然而,在被杀害时,年仅5岁的儿子刘吉安早已失去父亲。因社会环境混乱,刘仁杰的死因被定性为一次由反动派之间的权力斗争引发的“冲突”,而刘仁杰则被污蔑为“军统特务”。
为了证明父亲的真正身份,刘仁杰的子孙两代人付出了巨大的努力,尤其是刘仁杰的儿子刘吉安。尽管在这一过程中,刘吉安曾多次受到暗示,说可以通过送钱疏通关系来“解决”问题,但他始终坚持认为,用金钱来为父亲“买”烈士身份简直是一种对父亲的侮辱,因此他毫不犹豫地拒绝了这样的提议。坚持走正道的刘吉安,前后历经41年,终于成功为父亲刘仁杰证明了身份。
展开剩余81%那为何刘仁杰的身份如此难以确认?刘吉安究竟是如何一步步揭开父亲真相的呢?
当刘仁杰牺牲时,陕西的社会局势还极为动荡,导致没有人通知家属具体的死因。然而,刘仁杰的妻子余桂芳一直坚信丈夫并非“军统特务”。她清楚地记得,在丈夫死前多次告诉她,他是“为共产党办事”,并且曾多次往解放区送枪、送药、送人。尽管她作为一个普通家庭妇女,模糊地知道丈夫的一些情况,却无法给出更多具体的细节,也无法明确丈夫究竟是受谁领导、与谁联系。因此,在新中国成立之初,刘仁杰便莫名其妙地被定为“军统特务”,而余桂芳虽然满腹冤屈,却也无力改变这一命运。
刘仁杰一家因此被贴上了“敌特家属”的标签,遭受了长期的非议与歧视。直到1963年,局面才突然发生转机。那年,刘仁杰曾带领起义的连队中一名部下得知刘仁杰已经牺牲,特地前来拜访他。得知消息后,这位部下,时任团级政委,亲自带着刘仁杰的遗孀和孩子前往县委,向他们说明刘仁杰1939年起义加入共产党,并曾因工作需要被派回国统区从事地下工作的事实。县委对此高度重视,当即决定成立专案组进行彻查。
然而,这件事情并未就此有实质进展。在政委离开后,案件随之消失,几年的特殊运动展开,案件彻底不了了之。
在特殊运动期间,刘仁杰的家人因家庭成分问题,在升学、招工等方面受到严重影响。尽管刘吉安每年表现优异,却依然无法晋升。1969年,忍无可忍的刘吉安主动申请退伍,决心查明父亲身份,不惜任何代价为父亲洗清冤屈。但他不知道的是,这一路上他将面临怎样的艰难与阻力。
刘吉安发现,要完成父亲身份的证明,最大障碍并非追查当年真相,而是如何说服民政部门相信他的调查结果。尽管刘仁杰去世近20年,但当时亲历事件的很多人尚在世,因此刘吉安虽然面临重重困难,仍能找到一些线索。
他首先找到了“256组”唯一的幸存者邸化民,向他打听与事件相关的人物,并一一拜访。当时,刘吉安骑着自行车,背着包,在各地穿梭,走访兰州、银川、延安等地,寻访所有可能知道父亲真相的人。他的目标很明确,就是要理清父亲遇害前后的脉络。
经过数月调查,刘吉安找到了当年负责派遣父亲回国统区潜伏的郝伯雄。当时郝伯雄担任关中军分区参谋,能够证明刘仁杰1939年曾率领机枪连起义并加入共产党。刘吉安还找到了一个重要线索:出卖父亲的叛徒曾被抓捕并受审,而在审判过程中,叛徒承认刘仁杰是地下工作者。
尽管如此,刘吉安将这些证言带到相关部门时,却被告知这些证人的证言不能采纳。民政部门表示,这些证人要么是“历史反革命”,要么是“牛鬼蛇神”,所以根本不足以支持刘仁杰身份的恢复。
在一次次的努力失败后,刘吉安感到极度失望。他终于来到父亲当年被活埋的小山坡,痛哭一场,并发誓一定要为父亲洗清冤屈。即便是在那个特殊历史背景下,一个“敌特”后代能够活着已经是幸运,更谈不上为父亲证明清白。
然而,随着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政治平反运动开始,刘吉安看到了一线希望。于是,他带领全家积极行动,四处寻访与父亲有关的人物,收集更多证据。虽然时间已经过去多年,很多知情人也已离世,但刘吉安依然没有放弃。
1987年,刘吉安终于找到一位与父亲有过直接接触的老战友谭国帆,但遗憾的是,谭国帆已经去世。尽管如此,刘吉安依然没有停下脚步。他继续奔波,最终在一次寻访中找到了孟成——一位曾为刘仁杰调查过案件的民政局副局长。
孟成调查后认为1987年作出的结论是错误的,并写信上报,希望为刘仁杰申请烈士身份。然而这份报告最终未能改变什么,相关部门依然拒绝认可刘仁杰的身份。
尽管如此,刘吉安并没有放弃,他依然坚持寻找父亲遗案的相关证据。终于在2002年,刘吉安的女儿刘锦想到,若能找到当年审判叛徒的庭审记录或判决书,便能有力证明刘仁杰的身份。经过不懈努力,刘锦终于在陕西省档案馆找到了这份关键信息。
然而,当她将这份证据带到民政局时,却被告知,因为卷宗中没有明确写出刘仁杰的名字,所以无法采信。尽管如此,刘吉安没有放弃,他继续通过各种途径寻找新的证据,最终在2005年找到了完整的卷宗,确认刘仁杰和“256组”是被叛徒出卖并惨遭杀害的。
然而,刘吉安的这份证据依然未能改变局面。民政部门依旧坚持不认可法院的卷宗,而是更倾向于政府红头文件或直接证人的证言。
经历了漫长的41年,刘吉安终于等到了一丝曙光。2010年,相关部门经过长时间的讨论,最终同意将刘仁杰追认为革命烈士。尽管整个过程艰辛且漫长,刘吉安为父亲正名的努力,最终还是获得了回报。
这时,距离刘仁杰的牺牲已经过去了61年,而刘吉安也从青年变成了年过花甲的老人。虽然过程充满了不公和阻碍,但他依然用自己的坚持和努力,揭示了父亲刘仁杰的真相。
发布于:天津市众和配资-最新股票配资配资网-江西股票配资-股票杠杆炒股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